距离末世仅剩下一个月的时候,华国突然对外发布了末世信息。
消息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开玩笑吧!”
“依据呢?证明呢?她说末世就末世,老子还说明天外星人入侵地球呢。”
“难怪国家之前动作那么大,竟然是末世要来了!”
“楼上不会真相信了吧?”
“咱妈啥时候说过不靠谱的话了?想想口罩那会儿。”
“卧槽,细思极恐!”
一时间,所有人都忧心忡忡,六神无主。
漂亮国,白宫。
在得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希登就召开了总统会议。
“情报部门是怎么回事?之前的事情还没查清楚,现在华国又说要世界末日了,你们能不能给我提供点有用的消息?”
希登气的满脸通红,对着情报部门的头头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很抱歉,总统阁下。您也是知道的,华国的情报太难收集了,为此我们激活了沉睡很久的高级特工,但是也没有收集到很重要的情报。
我们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华国在拼命的囤积各种物资,可能,真的像是华国说的那样,要末世了!”
“先生,你是来搞笑的吗?”希登简直要气笑了。
“末世?你以为是在拍好莱坞电影吗?我们漂亮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科学家,最好的实验室,我们尚且没有任何发现,你的意思是华国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国家能够比我们更先进?”
情报部门的头头羞愧的低下头,“非常抱歉,总统阁下,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会联系更多在华的人手,收集更多信息。”
“一个月,最多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再得不到有用的情报,你就主动辞职吧!”
“是,总统阁下。”
处理完情报部门的问题,希登又看向自己的国务卿,“你的意见是什么?华国到底有什么意图?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国务卿:“总统阁下,不管华国的意图是什么,她是想准备S3也好,还是真的应对天灾也罢,我们只需要明确一点,凡是华国想干的,我们就破坏。
华国现在在大量的购买粮食,那我们也禁止粮食出口,这样华国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
希登闻言眼睛一亮,“有道理,这个主意很好。”
一旁的商务部部长有些无语,他忍不住提醒道:“两位,你们是不是忘了,咱们漂亮国是世界粮食第一大出口国。禁止粮食出口了,我们那么多粮食怎么处理?像大萧条时候的牛奶一样,倒进河里吗?”
两人听后都是一脸尴尬,一时半会儿还真忘了。
商务部部长接着说道:“而且,总统阁下,国内的粮食巨头主要是那几个家族,禁止粮食出口后,您的支持率……”
希登惊恐,“不不不,这个主意不好,我们换一个。”
同样的场景在世界多国上演,不同的是,有的国家当笑话,觉得华国危言耸听,有的国家觉得华国意有所图,放出来的消息只是障眼法。
唯有和华国关系较好的巴巴羊、大毛等国家致电询问,被华国好一番提示后,也默默加入了屯粮搞基建的行列。
国内,在经历过短暂的无措后,人们终于反应过来,纷纷涌入超市,抢购食物、水和生活用品。
“别挤,我也要买东西!”
“这些都是我先拿到的,你别抢!”
“货架都空了,服务员,快补货啊。”
超市里一片混乱,人们为了抢夺物资而争吵不休。
然而,国家早有准备,迅速采取了限购措施。政府发布公告,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不要恐慌,并规定了每个人购买物资的数量。
“大家不要惊慌,国家会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请大家有序购买。”
“限购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物资,希望大家理解和配合。”
警察和工作人员在超市维持秩序,确保限购措施的顺利实施。
看到国家发布的末世消息,张甜甜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虽说从一些迹象上来看,国家正在积极备战末世,但是一天不发布消息,她一天都不觉得安稳。
看着到处都是抢购物资的人群,张甜甜提议道:“国家已经发布了消息,我们是不是也要去超市几趟,不能显得太与众不同。”
张父点头道:“没错,开家里的小面包车去,买些明面上的米面粮油。”
说干就干,一家人开着面包车直奔最近的大型超市。
超市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门口有武警执勤,限制人流量,防止出现踩踏。
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进入超市,超市里面的人更多,所有米面粮油和速食品都限购,每人最多买20斤大米和20斤面粉,方便面一人最多5包,压缩饼干一人10块。
一家人人手两个购物车,先跑到粮油区,按照限额把每个人的份额都买够。再到蔬菜区,发现几乎什么菜都不剩,几人只好跑到泡菜区,买了不少的泡菜和酱菜,还有各类瓶装下饭菜。
肉类区只有冷冻肉还有剩余,张母也不嫌弃,直接拿了两扇排骨和五十斤猪肉。
张甜甜和张煜跑到零食区,看见喜欢的零食就往车里放,直到每一个购物车都堆放的满满当当后,又一手提了一袋卫生纸,才到收银区结账。
最后一算,这些东西整整花了3万元。几人搬了两三趟,才将东西搬上车。
买完东西又直奔银行取现金。银行的情况与超市不遑多让,门口的队伍从街头排到街尾。
由于取现的人太多,银行网点现金储备不足,只能临时从发行库调集现金,这效率就更慢了。
一家人排队排到天黑,才勉强取到了5万元的现金,不是不想取更多,而是银行限量了,一天最多只能取5万。最后账户上还剩二十余万元,只能明天再来了。
回到小区,由于小区遍布摄像头,一家人只好老老实实的将东西一趟趟搬上楼。
后面几天,一家人又去了超市几趟,每次都满载而归,与周围拼命囤货的家庭并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