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待所,审讯组办公区。
“小梁,你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快去睡一会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真把自己累垮了。”
魏霖生对梁兴瑞在工作中的表现非常满意。
纪委就需要这种吃苦耐劳的年轻人。
人都说纪委太苦了,没日没夜的查案办案,比特么牛马还牛马。
可是相应的,纪委晋升快呀。
混日子纪委肯定不合适,但要想努力往上爬,纪委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
两办和组织部也相当可以,前提是你得能进去才行。
“好,那我去睡一会。”
梁兴瑞也是感觉自己熬不住了,哈欠连天,眼皮子直打架,他这种状态已经没法继续工作了。
自从那天突破李安的口供之后,海州官场大地震,他们这里茶叶都不够用了。
审讯组全员连轴转,特别是梁兴瑞,由于之前表现出色,魏霖生把比较难啃的硬骨头都交给了他。
一天一夜审了三个人,他是真遭不住了。
回到宿舍,梁兴瑞倒头就睡。
这一睡,就睡了六个小时。
如果不是有人把他叫醒,他还能再睡六个小时。
“小梁,高方因涉嫌强奸,已经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现在羁押在海州市第一看守所,公安机关和我们专案组成立了一个临时联合小组,负责突破高方的口供,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过去?”
高方。
高家倒卖贩卖犯罪集团的核心人物,这可是行走的二等功呀。
“领导有指示,我义不容辞。”
梁兴瑞笑着说道。
随后,魏霖生、梁兴瑞和赵奎再加两个审讯组人员,共计五人乘车直奔海州市第一看守所。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前面还有一辆警车开道。
“海州真是个美丽的城市。”
来到海州一周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出来。
透过窗户,梁兴瑞眺望着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
“事情的发展已经渐渐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像前世那样调到海州来。”
梁兴瑞口中的“她”可以说是他前世一个巨大的遗憾。
每每想起他都忍不住想抽自己耳光,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了,非要跟林彤那个贱人在一起。
如果他能早点发现林彤的龌龊事,果断选择离开,接受陈秋雨的话,那他也不会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重活一世,这次他一定要娶陈秋雨为妻。
而就在梁兴瑞回忆陈秋雨的同时,汉西省省委常委会上,陈秋雨的名字赫然在了一份干部调整名单之中。
“今天常委会的议题是关于海州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问题。”
秦光华的目光一一扫过坐在下方的十位常委。
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汉西省当之无愧的大佬,走出这间会议室,在其分管的领域那就是天。
“最近海州那边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了吧。”
“在这里,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实名举报海州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组织分工明确,涉案资金巨大的倒卖贩卖文物团伙。”
“接到举报材料后,我当即指示省纪委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海州进行调查,核实举报材料中涉及到的问题和线索。”
“结果调查组刚到海州便遭遇了一场车祸,调查组组长和两名工作人员当场死亡。”
“当然了,现在这场车祸的定性还是意外,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人为制造意外的痕迹或者线索,那就是犯罪集团对国法的挑衅和践踏。”
“我们汉西省委省政府绝不允许这样的黑恶势力为非作歹下去,必须以雷霆手段将其铲除。”
秦光华铿锵有力的讲话听得一众常委心有戚戚。
难怪外界盛传海州官场惊现塌方式腐败,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官员被纪委带走调查。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他们虽然都是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但因为分管的工作不同,除了纪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其他人都对海州官场地震的内情不甚了解,只知道海州那边出事了。
现在秦光华这么一说,他们就明白了。
“杨明强同志身为海州市委书记,他对海州目前的境况负有不可推脱的领导责任,艾建华同志身为海州市市长,履责不力,治理无方,海州今天的走私乱象他责任巨大。”
“鉴于海州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省委决定调整海州的主要领导干部。”
秦光华口中的省委决定,其实就是他一个人的决定。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省委书记确实能代表省委。
而除了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和专职副书记也能代表省委,他们三个就是省委的化身。
“昨晚我和组织部的王部长初步拟定了三套调整方案提交今天的常委会由大家讨论。”
说着,秦光华朝王部长使了个眼色,王部长会意即刻接过话茬,“各位常委同志,我和秦书记从全局考量,结合汉西省处级干部的综合能力,拟定了以下调整方案。”
“第一种是免去杨明强丰州市副市长、海州市市委书记一职,将其调任省水利厅任副厅长,由南江市安凌区区委副书记任海州市市委书记。”
“免去艾建华海州市市长一职,将其调任东海市气象局任局长,由淮水市枣阳县县长任海州市市长。”
“第二套方案…”
秦光华和王部长商议出来的三套方案里,陈秋雨的名字赫然位列其中。
而就在王部长向常委们介绍调整方案时,秦光华的贴身秘书小何轻轻的推门走了进来。
只见他小心翼翼的来到秦光华身旁,弯腰贴在秦光华的耳边说了些什么。
秦光华听完之后眉头一挑,兀自走出了会议室。
大概过了五分钟的样子,秦光华去而复返,此时他的眼神中多了一抹刚才没有的坚定。
“王部长,关于海州市领导干部的调整方案都跟同志们介绍完了吧?”
秦光华不动声色的问道。
王部长急忙点点头,“都说完了秦书记,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没什么要补充的了,我就直接表个态吧。”
秦光华笑了笑,“这三套干部调整方案各有各的考量和侧重点,理论上用哪一套都行。”
“我个人觉得第三套方案最合适,由江城市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陈秋雨同志担任海州市委书记。”
说到这里,秦光华停顿了一秒钟,然后才继续往下讲,“不过鉴于目前海州复杂严峻的形势,市长就暂时让陈秋雨兼任吧,党政一肩挑,免去了党政主官的磨合期,更有利于快速全面的展开工作。”
听到秦光华这么说,王部长愕然一愣。
啥情况?
昨晚不是这么说的呀。
在开常委会之前,他和秦光华就已经达成了初步意见,如果没意外的话,就用第一套调整方案,常委会研究讨论不过是走个过场。
很多人觉得干部职务变动和人员调整是常委五人小组先商定好,然后再提交常委会通过。
实际上并非如此。
准确的说应该是书记和组织部部长先行拟定一份调整名单,之后常委五人小组再进行协商通气。
换而言之,动干部就两个人说了算。
一个是书记,另一个是组织部部长。
其他三个常委都只是给意见,话语权相对于书记和组织部部长要小很多。
王部长内心一肚子困惑,搞不懂秦光华为何突然改了主意,还要陈秋雨党政一肩挑,但他反应还是挺快的,当即附和起来。
“我觉得秦书记考虑得非常周到,海州正处在特殊时期,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出更适合海州形势的干部任免决定,党政一肩挑,市委书记暂时兼任市长,更便于集中领导,高效决策,思想统一。”
见众人的反应都略显诧异,秦光华淡淡的说道,“大家有什么意见和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今天开这个会是为了讨论海州主要领导的调整,不是我秦光华一个人拍板做决定的通知会。”
“既然如此,那我来说两句。”
秦光华话音刚落,一个面容严肃,不怒自威的中年人就开了口。
这人是汉西省二把手,省委副书记、省长靳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