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文学
牛皮不是吹的 小说还得看我推的

已完结小说《开疆扩土》在线阅读

男女主人公叫朱高煦朱棣的小说《开疆扩土》,主要讲述了:浙西叛乱的根源,其实朱高炽与朱棣都很清楚,那就是浙西的赋税很重,洪武时期就很重,建文时期宽松很多,这也算是朱允炆实行为数不多的真正仁政。但是他们要推翻朱允炆的一切,又是按照洪武时期的制度,浙西的赋税又…

已完结小说《开疆扩土》在线阅读

浙西叛乱的根源,其实朱高炽与朱棣都很清楚,那就是浙西的赋税很重,洪武时期就很重,建文时期宽松很多,这也算是朱允炆实行为数不多的真正仁政。

但是他们要推翻朱允炆的一切,又是按照洪武时期的制度,浙西的赋税又开始变得繁重。

这个问题,即便想要改变,都还得再过几年,起码如今靖难才过去不到五年,是不会更改政策的。

只要现在更改政策,那就是在推翻洪武的制度,这是朱棣不想看见的,也是对他们不利的,朱高炽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对朱棣说什么。

而因为大明这几年一直在四处用兵,导致国库的钱粮与物资,损耗极多,且百姓已经开始有些不堪重负了。

现如今只要朝廷开始休养生息,那就比任何政策的实行都要有用,这才是根本,哪怕是实行摊丁入亩,但只要大明天下不稳定,朝廷不休养生息,都没用。

而且要实行摊丁入亩,前期投入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朱高炽同样清楚,同时还要涉及到徭役、丁役的改变,就大明现在这个情况,更改徭役与丁役,简直是在要朝廷的命。

再加上北方草原的威胁,朱高炽都不敢想,若是现在实行摊丁入亩,大明会乱成什么样。

这也是他担心的问题,他是真的怕朱棣不管不顾,就要实行,让大明就此陷入困境之中。

朱高炽想要实行,是因为这是一个在未来对朝廷非常有利的政策,但具体的实行,还得先创造出合适的时机,才能让这个政策入场。

也就是说朝廷起码要有一定的准备,并且还要有各种应急的预案,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下定决心,才是实行摊丁入亩最好的机会。

如今朱棣只是才了解,他才不信朱棣有多深思熟虑,完全就是看着摊丁入亩的好,就想着想要试一试了。

朱棣听着朱高炽说的,心中既是遗憾,又是欣慰。

遗憾的是明明有一个对朝廷极好的国策摆在眼前,他却是不能用。

欣慰的是朱高炽并没有因为这是他提出来的,就一味的迎合他,而是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与姚广孝聊过后,他自己也想了很久,他也清楚现在不是实行这个政策的时机,如今他也不过是想要考验朱高炽一下罢了。

“你说得还不错,有点见解,现在确实不是实行摊丁入亩的时机。

不过你既然也觉得这个政策可以,接下来你得好好想想,如果大明有一天开始实行,应该怎么做,除了摊丁入亩,其他有没有要改变的,你都需要提前想清楚。

这次老二是拿出真本事了啊,我们从来没有往这个方面想过的问题,却是被老二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今后重点看一看老二大汉国的情况,既然他先实行了,正好可以作为大明的试错石,看看大汉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到时我们也能预见大明的改变了啊。”

“爹,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老二能够想到这个,应该还会有其他的。

不过要关注老二大汉国的情况,爹您应该让锦衣卫去做才是,您让我去打探,我能怎么打探,派过去的人恐怕都还没有开始,就被老二给查出来了。

您在边地屯兵二十三万,老二恐怕都被这个消息给吓到了。

爹,要不您把大军撤一点吧,留几万军在云南,提防麓川作乱便是了。

这二十三万大军,朝廷需要支出一大笔银子,如今国库也没有多少钱了啊爹。”

朱高炽一脸的幽怨,他其实都没有搞懂朱棣为什么要留这么多大军去防范朱高煦。

在他眼中,就是朱高煦如今大汉国所在的位置,要是真要行靖难,朝廷就按照以往的布置,朱高煦想要打进大明都不容易。

而且朱高煦只要动兵,朝廷的兵马随时可以增援,也随时可以从周边调集,现在全部放在那里,看着支出的钱粮,朱高炽是真的心疼。

朱棣听到这里,却是直接脸一板,冷哼一声。

“那混小子,你觉得他会被吓到?他居然也往边地增兵了几万,他这是要跟咱较劲呢。”

朱棣很不舒服,朱高煦这是得有多不相信他啊?这是觉得他会真的对朱高煦出兵?

也就是朱高煦不在这里,不然他都会指着朱高煦的鼻子好好问问,难道在朱高煦眼中,他朱棣就是真的做得出杀自己儿子这种事的人?

朱高炽听闻也一时沉默,这事他其实还挺想为朱高煦辩解辩解的,但看着敏感的朱棣,他一时也找不到理由。

这事说得好可以帮朱高煦,也能化解朱棣心中对他的疑心,但要是一个说不好,不仅帮不了朱高煦,他自己也会被朱棣猜疑。

朱高炽其实很想说,朱棣将刀都架在朱高煦脖子上了,以朱高煦那个脾气,没有直接翻脸,都算朱高煦的脾气有改变了。

朱棣见朱高炽不说话,也不再一个人生闷气,他其实也没有生气,反而有些高兴,虽然说着朱高煦的不是,但朱高煦这个做法,他还是很认可的。

因为朱高煦做的这些,在朱棣眼中,是真的像他,太像他了。

“不过老大你说的也是一点,这么些大军在那里,确实耗费钱粮。

云南那八万军不能动,需要防范麓川,本来是想让老二去解决麓川之事,过后你给他去封信,让他抓紧解决。

从其他地方撤回八万军回各自的卫所吧,那些地方当地的土司也有些不听话,得留下一些大军,以防土司作乱。”

“是,爹,我回去后就给老二去封信。”

朱高炽赶紧应下,哪怕只是撤回八万军,还有十五万军在那边,但好歹也能省下八万军的开销,能省一点是一点了,这就是朱高炽朴素的想法。

只是让他给朱高煦去信,他都怀疑这到底是安抚朱高煦还是刺激朱高煦了,到时朱高煦看见他的信,真的不会炸毛?

两人随即又聊了一会,话题再次被朱棣谈到了兄弟三人身上,又开始说着让朱高炽能够容得下朱高煦与朱高燧的话语。

也就在这时,朱高燧与朱瞻基两人齐齐到来。

“爹/皇爷爷,我来了/孙儿来了。”

朱棣看着到来的两人,只是看了一眼。

“跪着吧。”

朱高燧与朱瞻基都是一怔,但两人都不敢多问,直接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等待朱棣的安排。

朱棣随即看向朱高炽,满脸的慈祥。

“他们两个也来了,咱们一家人也算是齐了,我们就聊一聊家常,现在我不是皇帝,你也不是太子,我只是你们的父亲、爷爷。

你们有什么话,也不必藏在心里,今夜无论说什么,都是咱们一家人的闲聊,明白吗?”

“爹,儿子知道,今夜只是一家人的闲聊。”

朱高炽心头警铃大作,这个时候的朱棣,他知道,很可怕,什么只是一家人聊天啊,鬼才信呢。

但朱高炽不敢有丝毫的表现,整个人的神情反而松垮下来,仿佛真的放松了一般。

朱棣见状,继续开口。

“老大,现在老三也在,你当着老三,还有大孙的面,咱问你,将来你为皇帝了,你能容得下自己的两个弟弟吗?”

“爹,我是老大,老二和老三是我的亲弟弟,我这个当大哥的,怎么会对亲弟弟下手,都是我的至亲,我绝不会对至亲置这么大的气!

爹,您是知道我的,娘也知道我的性子,儿子怎会做出那等事来,儿子只希望能够和老二老三一起,将大明治理得更加富强。

老二是大明汉王,老三是大明赵王,现在是,以后也会一直是!”

朱高炽直接跪在地上,神情悲痛又坚定的说着自己的承诺,生怕自己有一丝迟疑,就换来朱棣的猜忌。

对于朱高煦与朱高燧,他就没有想过动这两人,大不了也是让两人成为闲散王爷,杀自己的亲弟弟?

他又不是压不住,至于杀吗?

杀了朱高煦与朱高燧,对他没有丝毫好处,活着难以让天下人服众,死了没法去见朱棣、朱元璋,他疯了才会想到杀这两人。

下方的朱高燧听后,却是没有丝毫高兴,因为朱棣这番话,无疑是已经在向他表明,朱高炽的位置,彻底稳固了,让他不要有其他任何心思。

朱高燧本来就有那个想法,如今朱棣拐着弯的让他放弃,他做不到啊。

如果是朱高煦为太子,他都还可以忍了,因为靖难时朱高煦的表现,他服,而且他也是武人,朱高煦同样是武人,朱高煦成了皇帝,加上他与朱高煦的亲近,对他的影响都还不大。

但朱高炽完全不同,重文轻武,身后是文官集团,与他完全就是截然相反的利益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和朱高炽本来就不合,他也不服朱高炽。

一个胖子,病恹恹的,朱高燧是真的不服。

朱瞻基心中却是无比激动,只不过因为朱棣在这里,他只能死死的压制着。

朱高炽的位置稳固,他身为嫡长,位置同样稳固,他哪里能不高兴。

如今的朱瞻基,还非常的稚嫩,还不是以后那个宣德皇帝,现在的朱瞻基,还是一个一天只知吃喝玩乐享受的长孙。

朱棣看着朱高炽,心头尤为满意,前后两次的试探,朱高炽所说的,所表现出来的,都让他心安。

而且对于朱高炽的性格,他自认自己还是了解的,他与徐妙云,都能够放心。

随即朱棣将目光放在朱瞻基身上,对于自己的长孙,朱棣其实是非常喜欢的,自小可以说就深得他的宠爱。

但徐妙云对他说的话,朱棣心中同样记着。

容不下自己的军中威望高,有军权的亲叔叔吗?

至亲不能沾血,这是他的底线,若是将来朱瞻基身为皇帝了都还容不下朱高煦与朱高燧,哪怕眼前之人是他最喜欢的大孙,他都不会考虑了。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朱家真正的大孙,也就是长孙,其实是朱高煦的嫡长子朱瞻壑,但谁让朱高炽是太子呢。

“大孙,你过来。”

“是,爷爷。”

朱瞻基感受着朱棣的目光,不敢起身,直接爬到了朱棣的身前。

朱棣抚摸着朱瞻基的头,又拍了拍肩膀,不仅让朱瞻基一颤,朱高炽心头同样一颤。

朱高炽知道,接下来肯定是对朱瞻基的考验,他只希望朱瞻基千万别说错话了,不然就是万丈深渊。

如今朱瞻基是什么性子,他比朱棣还要清楚,一天天的不务正业,他也没有时间去管束,全靠太子妃张氏在管,现在他只希望朱瞻基千万不要犯浑。

朱棣看着朱瞻基,眼中满是慈爱。

“大孙,咱问你,你将来能够容得下你两个叔叔吗?”

朱瞻基瞳孔一缩,抬头看着朱棣,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脸颊渐渐都有些涨红,嘴唇更是颤动着,眼中的泪水仿佛都要下来了一般。

他虽然不务正业,但好歹也是在这种家庭出身的,加上他虽然贪玩,但学业都没有落下,本身又聪慧,他很清楚如今自己面临的情况。

朱瞻基颤抖身子,艰难的忍着嘴唇的颤抖,缓缓开口。

“爷爷,孙儿从来没有想过这事,二叔三叔是我亲叔叔,孙儿怎么会对他们下手呢,孙儿一定不会沾至亲的血,不然将不得好死!”

一句话,仿佛用了全部的力气,朱瞻基说完,直接匍匐在地。

朱高炽心头满是无奈,显然朱瞻基的这番话,在他眼中说得根本不行。

朱高炽是真的无奈啊,朱棣问这个,回答怎么能沿着这件事说,这样的回答,是最不能打消朱棣顾虑的。

不过好在朱瞻基最后一句话,也相当于发毒誓了,算是挽回了。

朱棣听着朱瞻基的话,眼中的慈爱,已经全部消失不见,只有淡淡的笑容,也不知是满意朱瞻基说的,还是不满意。

其实朱瞻基与朱高煦,早就有结下梁子的,之前朱高煦让朱瞻基难堪过,虽然朱瞻基还小,但朱瞻基有些嫉恶如仇,他是清楚的。

朱棣心头一叹,他其实有些分不清朱瞻基是真心还是假意,但能够发出毒誓,他也暂且相信了。

“起来吧。”

小说《开疆扩土》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