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紧接着就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尽快办理入职手续。
老袁表示:“没问题。既然已经确定录取,还是尽快入职的好。”
于是,元初三人到人事科办理了入职,还拿到了迁户口和粮油关系的证明。
出了动力机厂的大门,元初直奔派出所。她随身背的挎包里就装着户口本和粮油供应证呢。先去派出所,再去粮管所,她规划的明明白白。
要说她为什么会随身携带户口本和粮油证,这就要从元初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说起。
那天,张云跟她和郑元敏说:“我已经想办法帮你们拖了点时间,你们抓紧时间找工作,要是找不到,就只能下乡了。”
这句话,张云也对委托人说过。委托人心慌意乱,每天无头苍蝇一样在外面奔波,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回到家还要做家务,洗衣服、做饭。
可是她的姐姐郑元敏却是不慌不忙,淡定得很。
原主还很崇拜姐姐的心理素质来着。但其实,是因为郑元敏心里有底,张云早就跟她说过,会把工作转给她。但是这事是瞒着委托人进行的。她怕委托人闹起来搅得家宅不宁。
委托人不知道,元初知道啊。她当即就对张云说:“妈,你整天这么装,不累吗?我听到你和爸说了,会把你的工作转给二姐,真正面临找不到工作就下乡这个危机的,就只有我而已。”
张云一愣,她没想到这事会被老三听了去。
没等她回应,元初又说道:“我一直很好奇一件事,我到底是不是你亲生的,还是你捡来的?要不然,五个孩子,怎么唯独你就不肯疼我呢?好事想不到我,该干活了,你保准第一个想起我来。我从小五六岁上就开始做家务,你再看看我哥、我姐,还有弟弟妹妹,谁干了?
我这么努力的讨好你、孝敬你,遇到事了,你首先想的还是二姐,你是真的一点都没为我打算过。哪怕你稍微帮我想想办法呢,我也不会说什么。可是没有,你打算让我自生自灭呢。说真的,我宁愿我是你捡来的,不是亲生的,你不疼我也就情有可原了。”
张云:“……”
元初又说道:“算了,这么多年,我的心早凉透了。我是你亲生的也好,捡来的也罢,就这样吧。反正你们也把我养大了,还让我上了学,也勉强算是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只是凡事就讲究个公平二字,我在这个家里没感受到公平。
接下来家里的事我就不干了,我得忙着找工作。还有,户口本和粮油证给我,我怕你们背着我去给我报名下乡。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不待见我,万一今天听了我这些话,你一时气愤,连找工作的时间都不给我留,直接去给我报名了,那我上哪儿哭去?”
张云一开始还有一点点心虚、一点点愧疚,听到最后,只剩下了气愤。
她吼道:“郑元初,我是你妈!我就算不疼你,也不会故意害你!家里孩子那么多,我不可能每个都照顾到。”
元初无所谓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家里孩子确实不少,别的你都照顾到了,唯独我,你没照顾到。因为你根本就没想照顾。你说什么都行,反正户口本和粮油证必须给我。不然我就去举报郑元敏逃避下乡,而你就是帮凶。
到时候,你想转工作给她都不行了呢。或者,你哪怕把工作转给了她,她也还是得下乡,还会被发配到艰苦的地方去。最后你弄个鸡飞蛋打,工作没了,你心爱的二闺女也不能留在你身边。”
“你敢!”
“你看我敢不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我才是无所畏惧的那个。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更别说是你们了。以前我想着,都是一家人,不要计较那么多,但是,我把你们当一家人,你们没把我当一家人啊。”
原著里,委托人下乡,家里什么都没给她准备,下了乡以后也没给她寄东西。理由很多,老大郑元亮要结婚了,郑元敏接班后工资变少了,郑元敏要嫁人了,老大生孩子了,老四老五要上学……
其实,说到底,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这个家没人爱她,仅此而已。
郑元敏说她:“你怎么跟咱妈说话呢?”
元初直接让她闭嘴,“便宜都让你占了,你当然好说话。有本事你别要咱妈的工作,让她把工作转给我,你让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
郑元敏瞬间就不说话了,让工作是不可能的。
看张云不动,元初敲了敲桌子,说道:“你真以为我不敢去举报吗?”
张云说:“举报对你有什么好处?”
元初笑了一声,说道:“也没什么坏处。不举报对我也没什么好处。”
张云盯着她看了几秒,起身把户口本和粮油证给她拿了出来,警告道:“你不要乱来,别想着给你姐报名。如果你报了,我也会去举报的。”
元初笑道:“放心,我没你们那么龌龊不要脸。我只是防着你们而已。”
张云气得满脸通红。
那天出门以后,元初把张云和郑铁军平时的偏心行为宣扬了一个遍。家里五个孩子,她吃穿最差,干的最多,承受的不良情绪最多,同时也把张云打算把工作转给郑元敏的事对外说了。
她是真没打算给郑元敏报名。
说到底,上山下乡是国家政策,她没工作该下乡,这都是政策决定的,唯一让她心有不平的,就是父母的偏心,对她没有丝毫照顾。哪怕后来能运作一下让她回城,他们也没有任何行动,对于张云和郑铁军来说,大概二女儿在婆家的地位比三女儿的命更重要吧。
从那以后,元初每天早出晚归,再也没做过饭,没洗过衣服,没打扫过卫生。
出来以后,她就满城溜达,了解城市风貌。至于找工作的事,她早就锚定了动力机厂的这个萝卜岗,倒是没什么紧迫性。
郑家少了个好用的小保姆,矛盾一下子就增多了。
以前都是些甩手大爷,现在多多少少都要干点活,每个人都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原剧情里,委托人下乡的同时,张云把工作转给了郑元敏,她回家顶替原主,成了新任的小保姆,这个矛盾就没怎么显出来。
现在嘛,张云还想拖几天再转工作,毕竟她上班工资高,郑元敏一旦接班,工资就得从最低级开始拿,她能多干几天就多干几天。
家里的三个闲人,郑元敏、郑元方和郑元圆,没有一个有干活意识的,都想着偷懒,想着玩,可不就有矛盾了吗?
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等郑元敏接了班就好了。
元初去派出所办完了户口迁移,把户口从郑家所在的海市第三棉纺厂转到了动力机厂,又去粮管所完成了粮油关系转移。
自此,元初彻底和郑家分割开来,独自立户了。
办完了事,元初又去街道办,把自己早就看好的房子租了下来,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