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此人说儿臣英年早逝,可儿臣还好好的活着。”
“儿臣英年早逝也是未来之事。”
“未来之事已然知晓,儿臣定能避免英年早逝。”
朱标知晓父亲对他的重视,也知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可未来之事已然知晓,他相信自己定能避免。
“咱标儿英年早逝,定然是被人加害的。”
“要是要让咱知晓是谁,咱定诛他十族。”
朱元璋看着儒雅的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疼爱,随后脸色阴沉的说道。
“上位,太医说此人快则是十天半月,慢则一两月他就能恢复光明。”
“我们以照顾他的名义,每天套他的话便是,尽量把我们想要得到的消息问出来。”
“太子是被任人暗害,臣有信心,在这几天内可以问出。”
李善长上前一小步,拱手说道。
随后朱标,朱元璋,李善长三人又说了一下自己需要扮演的身份。
而徐达就静静的听着,他觉得自己就是多余的人。
朱元璋演的是朱总,李善长演的是导演。
商议好之后,几人走进了朱永明的房间。
嘎吱。
推门进不去。
听到开门的声音,朱永明就直接问道:“导演,是你吗?”
“朱总怎么样了,没有什么事情吧?”
李善长的回答很是简练,能说一个字的就不会说两个字。
“是我,朱总没事!”
李善长之所以这样简练的说话,就是担心自己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让朱永明有所怀疑。
“咱能有什么事,咱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朱元璋直接说道。
刚刚李善长已经分析过了,这个朱总的身份,地位都比朱永明高的多。
所以说话应该无所顾忌。
朱永明闻言,内心想到‘你气愤什么,你又不是真的朱元璋,这还是在戏里啊!’
虽然内心是这样想的,可嘴上还是说道:“那是,朱总这样的人物,经历的一定有很多。”
目前还要在影视培训基地混,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这个大土豪。
“好了,不要说这些废话,咱家就是想问问,太子朱标是被谁暗害的。”
朱元璋迫切想知晓此事,已经被朱标的嘱咐抛在脑后了。
李善长,朱标闻言,皆是互相看了看,苦笑面对对方!
刚刚他们已经商议好了,此时要慢慢引导,不能太过直接的询问。
过于直接会让朱永明有好奇心,而人只要有好奇心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也容易暴露他们的真实身份。
在朱元璋询问此事时,徐达就直直的看着朱永明。
他想通过朱永明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来确定朱永明说的是不是真实的。
这就好比一个心理医生在关注你的一举一动。
好在朱永明没有好奇,也没有怀疑什么。
因为在他心中,朱总就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喜欢明朝历史的大土豪。
而朱元璋这样直截了当的询问,很符合朱总的人设。
“朱总,我要提前说一句,我说的都是历史中记载的,也有一点是网上讨论的。”
“可能有些不符合朱总的想法,但这就是事实。”
朱元璋刚刚的愤怒的表情,他虽然没有见到,但也感觉到了,所以这次他要提前说明,避免得罪他心中的朱总。
“咱知道,你说你的,咱不会怪罪你。”
朱元璋微微皱了皱眉头,然后沉声说道。
“那我说了,其实朱标就是死于积劳成疾,他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此话一出。
李善长,徐达彻底懵了。
太子死于积劳成疾?
积劳成疾是指长期累积的劳累和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说通俗一点就是劳累而死!
堂堂的大明太子,最终劳累而死!
这让李善长,徐达怎么接受?
他们接受不了,朱元璋就更加的接受不了了。
此刻,朱元璋眉头紧皱的看向朱标,这怎么看都不像是有过度劳累的样子啊!
他开始怀疑朱永明的话语了。
而就在他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
朱永明又继续说道:“这个观点只是网上的观点,历史记载中是,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太子朱标受到太祖朱元璋的命令前往西安巡视。”
“这次巡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太祖觉得南京城风水不好,想要迁都,西安就是其中一个选址。”
“太子朱标前往的目的就是巡查当地交通,人员,城墙的防御等等。”
“另一个目的是因为秦王朱爽在藩地胡作非为,让当地百姓民不聊生,甚至有百姓发动起义。”
“虽然起义被镇压,可惜这件事情影响太大,太祖震怒,太子朱标求情,前往西安也是为了训示秦王朱爽。”
“而当朱标从西安返回之后,就开始身患疾病,随着时间的流逝,病情愈加严重。”
“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标病逝于东宫太子府。”
身患疾病而死?
是从西安返回之后,身患疾病而亡?
那么以后就不要让朱标前往西安,这样就可以避免身患疾病。
这个想法同时出现在朱元璋,李善长,徐达的脑海之中。
“太子既是病逝,为什么还有人说太子是积劳成疾而亡?”
李善长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是有原因的,根据《明书》记载,朱标早逝是因为和朱元璋发生争吵,精神压力过大,郁闷而致。”
“《名山藏》中对朱标的死也有记载,朱标是因为和朱元璋发生了争吵,而导致积劳成疾而亡的。”
……
“我以前看过一段历史,上面记录,朱标奉命巡查监狱,发现很多莫须有罪名的犯人,和一些罪责很轻微的犯人,天性纯善的朱标不忍心看到这些人在狱中受苦受难。”
“他恳请朱元璋下令赦免这些犯人,但是,朱元璋以“法不容情”的借口拒绝了他。”
“朱标长跪不起,他说:‘治国要以仁厚为本,法要依附于仁厚,并非仁厚依附于法。’”
“朱元璋听闻大怒,你还没有当上皇帝,就开始教训起咱来了,现在是由咱做主,还轮不到你。”
“这句话,无异于给了朱标一记重锤,他百口莫辩又诚惶诚恐,在自我折磨下,朱标一病不起。”
“在我看来,朱标之死,罪在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