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这是谁?”
突如其来的询问,让朱永明吓了一跳,他还以为房间里就他和李善长两人。
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人。
他刚刚失明,没有那么敏锐的听觉,在说不管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徐达都在刻意隐瞒自己。
他当然不会知晓朱元璋等人的存在。
“咱是谁?”
“这里的一切都是咱的。”
“你说咱是谁?”
朱元璋一个老农民皇帝,最讨厌的就是溜须拍马之人。
刚刚朱永明对李善长的态度,让这老朱很是不爽,也下意识的看轻了朱永明。
也因为太想知晓明朝的历史,所以下意识的开口询问了。
“朱总,没有想到朱总竟然亲自过来了,太麻烦朱总了。”
朱永明来的时候也是查看过影视培训基地的,上面虽然没有影视培训基地朱总的相片。
但是有他的名字和介绍,据说这位朱总因为小名也是重八,所以很喜欢明朝,更加喜欢扮演朱元璋。
这可是一位身价上百亿的大老板啊!
朱永明从床上站起来,摸索着向着朱元璋走去。
看见朱永明这个动作,李善长吓坏了,就准备去阻拦朱永明。
可是被朱元璋用眼神阻止了。
“朱总,看见你,太高兴了,我真的没有想到朱总竟然会过来。”
“刚刚导演已经安排医生看过我的眼睛了,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暂时失明。”
“我要感谢朱总的关心。”
朱永明握着朱元璋的手,这让朱元璋很不舒服,一把撒开,开口说道。
“咱家知道,太医是咱安排的,这可是给咱看病的太医。”
太医?
这个称呼让朱永明稍微一愣,不过随后他自己就想到了一个借口。
那就是朱总入戏了。
“感谢朱总,朱总的私人医生,那一定是医术高明的,我……”
朱永明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行了,咱就问问你心中的明朝是什么?”
明粉!
据说影视培训基地的朱总是骨灰级明粉。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朱永明太清楚了,在说他自己也是一位明粉。
“朱总,我心中的明朝是华夏得国最正的朝代!”
“太祖朱元璋,从开局一个碗,到坐拥一个国,驱逐胡虏,推翻蒙元,恢复华夏,让汉族摆脱元朝的压迫。”
“纵观华夏历史,无数帝王崛起,太祖都是得国最正的皇帝。”
“太祖的功绩完全可以远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朱元璋闻言,瞬间就笑了,腰板也无意识的挺直了,他没有想到后世之人是这样评价他的。
一旁的朱标闻言,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徐达,这个老朱的发小闻言,也是微微点头,脸上一副非常自豪的神色。
李善长闻言,则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朱元璋,朱标两人。
总之四人对朱永明的点评,是相当的满意。
不过朱永明并没有停止,因为他现在还在滔滔不绝的继续称赞着。
“太祖和其他皇帝不同,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
“他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面对当时民不聊生的天下,他带领一群活不下去的人揭竿而起。”
“凭借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了命运的逆转,他是一个绝对不向命运屈服的天骄。”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驱逐异族,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多次深入大漠追剿北元,结束了异族统治,恢复了华夏正统,重立汉家庙宇。”
“自起义以来,逢战必胜,携天下之大势建立煌煌明皇朝。”
“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华夏历史之中都找不出第二个。”
朱永明的话让朱元璋,徐达,李善长回想起建立大明皇朝的艰辛。
也让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人互相看了看,随时欣慰的笑了。
“在位期间,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在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
“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确立不征之国,建立炎黄后代为宗主国的地位。”
朱永明说这些话的时候,直接让朱元璋听的眼中精光不断闪烁。
这都是功绩,后世之人认可的功绩啊!
此刻朱元璋完全忘记了,他询问的是,朱永明心中的明朝,不是朱永明心中的洪武大帝。
朱标听见这话,亦是眼中精光不断闪烁。
这种后世之人的认可,这种不知道他们身份的话语都是最为真实的。
李善长,徐达感觉是欣慰,不过他们更多的是在想朱永明说的那些明朝政策。
这些事情有的发生了,有的还没有发生。
朱永明因为看不见,完全没有感觉到什么,还在继续的说着。
“如今赞美太祖的诗句太多太多。”
“草鞋将军崛起时,鄱阳湖上战旗飞。逐鹿中原谁敌手?金陵王气贯华夷。”
“洪武帝业震朝纲,文治武功百世昌。不为君王身作贵,愿同黎庶享安康。”
……
“我会背的也就这几首。”
朱元璋听见这些诗句,频频看向朱标,李善长,徐达,这是显摆啊!
朱标等人也都非常配合,一脸微笑自豪的表情,好似这是夸赞他们的诗句。
“你小子不错,对咱家还是很了解的。”
此刻朱元璋完全忘记了,不能在朱永明面前暴露身份的事情。
而就在他内心喜悦,开心之际。
朱永明的话锋一转,让他的内心的喜悦荡然无存。
“可惜,太祖虽然是千古一帝,但太祖也有做错的事情。”
“尤其是太祖晚年。”
“太祖晚年大肆屠戮功臣,跟随太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基本被太祖杀了个精光。”
“不过我也能理解太祖,毕竟太祖在朱标身上倾注了毕生心血,培养他长大。”
“朱标不仅是太祖与马皇后的长子,更是难得一见的帝王之才。”
“朱标的英年早逝对太祖的打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