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家一家尴尬地磨合的时候,年关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
过年不能没有荤腥,但城里每人每月只有一斤或半斤的肉票,想买点肉解解馋吧,但肉也不是有票就能买到的,副食品店长年缺肉——肉到货前,店员会事先偷偷通知亲友,亲友们在到货的那一天早早等在门口,店一开门就冲进去购买,没有门路的人家得知消息时,肉早卖光了。
想要吃肉就得早早去副食品店排队,大人们白天要去上班,早上折腾就会精神不好,就由放寒假的孩子们去。
天刚蒙蒙亮时,张阿妹就把吴姗姗叫起去排队,第一天张阿妹一叫吴姗姗就乖乖起了,穿着厚棉袄,带着书和小板凳去了。
谁知第二天张阿妹叫了吴姗姗,没一会儿里面出来的是张敏。张阿妹脸瞬间就拉了下来“小敏,怎么是你?你姐呢。”
张敏还没睡醒,裹着棉袄委屈道“姐说昨天她去的,今天轮到我了。”说完也不管张阿妹,搬着小板凳就走了,给张阿妹气得不行。
于是吴家吃早饭时,张阿妹就拉着一张脸,嘴里嘀嘀咕咕道“女孩子家家的,这么懒,以后谁会要…”这些车轱辘话。
吴姗姗笑了笑,夹起一个咸菜放进张敏碗里道“小敏,听见张阿姨说的了吗,女孩子要勤快一点。”
张阿妹把碗重重放在桌子上,脸上的怒气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吴姗姗见状淡淡的放下筷子,掏出手帕擦了擦嘴,开口道“张阿姨,以后排队买肉这件事我和小敏一人一天,你是当后妈的,你也不想被人说闲话吧,就算你不在意,那不知道街道办在不在意,就算街道办不在意,也不知道棉纺厂在不在意!”
吴建国坐不住了“姗姗,怎么跟阿姨说话呢。”是的,吴建国现在已经习惯吴姗姗叫张阿妹阿姨了。
张阿妹看吴建国插话,立马委屈道“建国,我也不是不心疼姗姗,这姗姗是姐姐,小敏身子弱……”
吴姗姗打断她“张阿姨,小敏比我小两个月,个头比我还高,你说她身子弱?她昨天还跟我说她从小就身体好,从来不生病!”
张阿妹没想到这张敏跟吴姗姗玩了一段时间,就天天跟在人家屁股后头,姐姐长姐姐短,还把自己那点事都抖落出去了,她瞪了一眼女儿,闭上嘴了。
吴姗姗也正色道“爸,张阿姨,现在什么世道你们不清楚?要是有个看不惯的盯上了你们正式工的工作去一举报,你猜虐待子女算不算事?我不是个能忍的,我过不好,我必然会让所有人都知道,大不了咱们一起回乡下种田。我也好久没看爷爷奶奶了。”
张阿妹被这一番话噎得五味杂陈,她就想不明白这小丫头片子怎么就那么厉害,跟她闺女一般大,这丫头就跟个人精一样,话里话外都是她要是只让她去排队,她就要闹!
吴建国自然也不敢说话,他本来性格就比较懦弱,闺女强势他不敢惹,张阿妹要强他也不敢插话。
就这样,排队买肉的事情就被定了下来,吴姗姗和张敏每天早上轮流去排队,吴小军还太小,这件事没有他。
林栋哲排队总是不安生,排一会儿就和其他小孩去旁边玩跳皮筋,跳房子了,他不挑,有什么他就玩什么。吴姗姗和庄图南和小孩玩不到一起,就在排队的时候看书,自从第一天排队吴姗姗带了书,庄图南也学会了,也总是带着书或者报纸交换着。吴姗姗的书很少,平时她看书都是借的别人的。
庄图南的书种类很多,他爸爸庄超英是老师,家里书多,报纸也多,所以吴姗姗排队时就借他的来看了。第二天他甚至还特意带了两样,这样可以和吴姗姗换着看,结果第二天来的是张敏。张敏不爱看书,她更喜欢跟林栋哲一样去玩。后来他知道吴姗姗和张敏轮流来,他就隔一天带两样书籍来看了。
对此吴姗姗当然不知道,一是她本来就不喜欢书里的男主庄图南,总觉得他在很多剧情都拎不清,只知道和稀泥;二是现在在她看来庄图南就是个小孩子,顶多算是懂礼貌善良的好孩子,她真没对他有啥另眼相看的。邻居之间借个书太正常了。
副食品店一开门,所有人拎起小板凳蜂拥向前挤,庄图南和吴姗姗个头高些,他们努力守住自己在队伍里的位置,林栋哲矮小,他尽力挤到前面看今天卖什么,如果店里有荤腥,五花肉、肥肉、骨头都可以,他就立即飞奔回家通报信息,喊大人们出来买。
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努力下,年前三家都置办上了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