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逍遥王》免费试读第二十三章 所谓安身立命
苏文瞥了一眼,发现黄举人写的竟然是,“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这几句他虽然不知道出自哪里,但却感觉十分的熟悉,稍微思索了一下,他心中猛地一震,“这不就是横渠四句的前身吗!”
想到这里,他心里突然有了主意。
“想要打动黄举人这种一心治学的老学究,怕是只有拿出让他都感觉意外和惊喜的东西才行。”
于是在黄举人落笔之后,苏文一边鼓掌一边赞叹道。
“好词,好字!”
闻言,黄举人微微抬头,发现竟是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年轻人,于是脸色带着不悦的表情冲徐有容说道。
“徐家丫头,你怎么来了,这位是?”
徐有容这时脸都黑了,一边蹬了苏文一眼,一边急忙给黄举人介绍到。
“这位是我一位好友苏文,也是个学子,仰慕黄伯伯你的学识,特意来拜访。”
黄举人明显对苏文这种想借着自己名气扬名的人很是反感。
随意哼了一声道。
“你也懂理学?”
苏文哈哈一笑。
“学生也只能算是略懂。”
黄举人嗤笑一声。
“好大的口气,老夫研究理学数十载也只敢称略懂,你小子竟然也敢大言不惭!”
苏文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怂,你越是怂,对方反倒会越看不起你。
于是上前一步接过黄举人书案上的纸笔,直接写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写完,苏文长出一口气道。
“这二十二个字,就是学生对理学的理解。”
一开始黄举人还不是很在意,可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二十二个字上的时候,整个人顿时僵住了。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何等的雄心壮志啊!”
见到黄举人这个表情,苏文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虽然知道大康的历史和原时空的北宋很类似,却并不确定,元时空的诗词在这个时空是否也有。
黄举人如此表情,正说明,这首横渠四句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这一刻,黄举人再看苏文时的眼光已经彻底变了。
甚至直接撇开了徐有容十分热情的将苏文拉到自己的身边。
“你叫苏文是吧,你老师是谁…..”
苏文微微一笑道。
“学生没有老师,一切全凭自学。”
这话一出更让黄举人吃惊了,在他看来,在没有老师教导的情况下,都能将理学研究的如此透彻并立下如此誓言,只要稍加引导,将来必成大器,甚至成就可能还要远超自己那几个在朝为官的弟子。
“好好好…..当真是一个好苗子啊!”
一改开始的厌恶,黄举人现在是越看苏文越觉得顺眼,如不是拉不下那张脸,他恐怕现在就要拉着苏文拜师,将他收入自己门下了。
徐有容在一旁见苏文仅是用一首词就把黄举人彻底给征服了,心中也是震动不小。
她可是非常清楚,黄举人是有多孤傲的,就算是国子监的学子,他也未必会看在眼里,但现在却是对苏文表现的如此热情,可见苏文刚刚写的那几个字,到底是多么的有分量。
一时间她心里也不禁有些茫然。
“这个苏文到底是什么人啊,在经商上那么有眼光也就算了,居然文采也如此的出色,这么出色的人,以前怎么从没听说过呢!”
黄举人一边拉着苏文坐下,一边吩咐家中下人上茶。
眼看着黄举人一副打算和自己长篇大论彻夜长谈的架势苏文立马就慌了,他懂个屁的理学啊,那横渠四句也不过因为流传的十分广泛,他无意中记下了而已,真要他跟黄举人这个正儿八经的老学究谈什么理学,他分分钟就能露馅。
于是他紧忙躬身一拜说道。
“黄公,其实小子今天来是有事相求…..”
黄举人先是一愣,紧接着转头看了一眼徐有容,见她也是一副尴尬的神色,心中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心里虽然不是很高兴,可他实在是舍不得能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种话的苏文。
“说说看吧,你们有什么事要求老夫!”
苏文心里十分清楚,黄举人虽然对横渠四句很感兴趣,可却未必会因为喜欢就帮自己。
于是他打算从另一角度说服他。
他定了定神后,开口道。
“不知道黄公您以为,我刚刚所说的为生民立命这五个字何解?”
黄举人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淡淡的说道。
“自然是,为天下生民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苏文拍了拍手道。
“黄公知我心啊!”
说完,他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但学生其实还有不同的理解!”
“哦?你可以说说看!”
“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解决人们的最基础的衣食住行而已,可这样并不代表着,天下从此就不会动荡,人们就能衣食富足。
毕竟历朝历代在开始的时候,又有哪个不是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呢,可最后呢…..”
“所以,学生以为,安身立命,完全可以拆分开来理解。
所谓安身自然就是让人有安身的地方,可立命却是让他们拥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猛然听见苏文这个新奇的解释,黄举人也来了兴趣。
“何为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也好理解,种地的人在无地可种的时候,可以选择做工,可以选择当工匠,可以从军报效国家,只要还有选择,自然可以改变命运。”
“但现如今,农籍,匠籍,商籍,重重籍贯将人束缚的死死的,有的人仅是因为失去了土地,就要被生生饿死,试问这种情况下,人又如何改变命运呢?”
黄举人这时挑了挑眉毛道。
“籍贯制度乃是国本,又岂能轻言废立….”
苏文叹息一声道。
“这点学生自然知晓。
所以,学生就想,既然大多数人都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何不让少数人去带领他们呢。
于是,我在前些日子办了个工坊,招收了几百流民,本想着用学生一点微薄的力量,去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可没想到……”
绕了一大圈,苏文总算是说到了正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