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一直是淡淡的,冷冷的,仿佛没什么能让他显露特别的情绪,今日带着新妇见家人的也不是他一样。
二房两位爷也都已经各自娶妻生子,大爷是庶出,女儿五岁,二爷是嫡出,儿子四岁。
两个小孩子对长得美,又准备了精巧礼物给他们的三婶婶怀着亲近之心,小姑娘还大胆的拉住了姜浔的裙角:“三婶婶,好漂亮!”
老夫人被童言童语的曾孙女逗得哈哈大笑,“毓姐儿说得对!快带着你霖哥儿弟弟和珫哥儿弟弟去偏厅吧,咱们该用早膳啦!”
霖哥儿就是二房二爷的儿子,而珫哥儿,自然就是周宥谦那个未满两岁的嫡子了,如今被周宥谦的母亲大夫人养在自己身边,此时被乳母带着,不吵不闹的,倒也乖巧。
越国公除了三个孙子,也有三个孙女,嫡出的大孙女已经出嫁好几年了,今日没有回来。两个未出嫁的小孙女都是庶出,大房的二姑娘、二房的三姑娘,也都已经十六七岁,离出阁不远了。
簪缨世家,钟鸣鼎食,这一切姜浔都十分的熟悉。
……
早膳之后,众人临出老夫人的紫藤院之前,老夫人特意拉住了自己孙儿周宥谦的手,“媳妇儿娶进来了,就好好过日子!你不是有三日假期吗?好好陪陪阿浔!”
姜浔心里领受了老夫人的好意,却知道她一定会失望。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她和周宥谦的婚事,是在老夫人和老爷子做主定下的,并不是她以为的周宥谦主动求娶。
果然,周宥谦在老夫人面前敷衍着答应了,但转头就和姜浔分道扬镳,去了前院书房。
姜浔前世的今天当然是很伤心难过的,不过这一次,她的心中平和而冷静。
……
芙蕖院里的人还是没有变化,不过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姜浔信任的都只有自己带进来的四个丫鬟和女管事知缨。
知缨已经嫁了人,主要管着她嫁妆里的田产铺子,常常需要在外面跑。
四个丫鬟分别管着她房里的大小事,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不知道,上辈子她死后,她们如何了?有没有顺利回到安平侯府去?
……
“三奶奶,忍冬和桔梗两位姑娘来给您请安了。”
姜浔的思绪被竹桃的回话打断,“请进来吧!”
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自小就跟着周宥谦在他院子里当丫鬟,姜浔年少时也不是没有见过。
不过周宥谦将两人收为通房,应该是和陈氏成亲之后的事了。
两人如今都还没有孩子,所以仍然只是丫鬟,客气一些可以称为姑娘,不算正经妾室。
越国公府里的规矩就是这样,通房有孕方能提为姨娘,四十岁无嫡子可纳良民作为二房,绵延子嗣。
这样的门风,在京城已经是“备受推崇”了!
其实上辈子最后周宥谦也打破了这条规矩,不过那时他已经是越国公府当之无愧的顶梁柱了,自然也没有人敢多议论些什么。
姜浔若的视线落在两人的身上,特意多看了忍冬一眼。
上辈子忍冬很受周宥谦的重视,几乎比她这个三奶奶在府里还受“尊重”。
她又看了看忍冬的小腹,才慢慢的道:“起身吧!往日怎么服侍三爷的,继续就是了!我这里不需要常来请安!”
上一世,她在今日知道两人都成了周宥谦的通房时,心中是有些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