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热门小说《大唐雄魂》 是大神级网文作者楼兰夜雪的代表作,主角是李恪李世民。书中主要讲述了:在门口叫好的是李世民。因为昨日李恪落水,李世民爱子心切,放心不下。所以今日再次前往杨妃宫中,探望李恪。听杨妃说,李恪病刚好,就去弘文馆上课去了。想到儿子如此好学上进,李世民也是老怀甚慰。并且李世民也想……
《大唐雄魂》 免费试读
在门口叫好的是李世民。因为昨日李恪落水,李世民爱子心切,放心不下。所以今日再次前往杨妃宫中,探望李恪。
听杨妃说,李恪病刚好,就去弘文馆上课去了。想到儿子如此好学上进,李世民也是老怀甚慰。
并且李世民也想趁此机会,看看李恪的学业如何。随即决定前往弘文馆,恰巧就在门口看到了李恪吟诗的一幕。
听到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不禁叫了一声好。
众人听到外面有人叫好,一齐看向门外,原来是皇上驾到。众人赶紧下拜行礼,李世民吩咐众人,免礼平身。
“虞卿,你是诗文大家,你来品评一下,恪儿刚才吟诵的这首诗如何?要是不好,恪儿和程处默一并受罚,朕绝不偏袒。”
李世民笑着问虞世南,看来,李世民对李恪吟诵的这首诗,很是满意。
虞世南回答道:“恕老臣直言,刚才殿下的这首诗,气势雄浑,刚建有力。尤其是诗中描写的虽是边关征战之景,却能用工整的格律来完成,尤其难能可贵。除了第一联之外,其余三联皆对仗工整,且每一句的用词也颇为讲究”。
“老臣从未想到,作诗还可以如此雄壮奔放。六朝以来,诗坛多是纤丽绮靡,而殿下这首诗完全可开诗坛新风。假以时日,必是诗坛圣手,老臣敢保证,大唐诗坛从今日便要广开新风了。老臣为陛下贺。”
虞世南激动的对李世民回答道,他对李恪的评价很高,刚才对着李恪目瞪口呆,完全是被因为这首诗所折服了。
“哈哈哈,虞卿过誉了,不过小孩子家信口胡诌而已,实不敢当诗坛圣手的美名”。李世民哈哈大笑,看来恪儿这小子还不错嘛。
李恪也没想到杨炯的这首《从军行》居然得到了虞世南如此高的评价,他更想不到李世民在外面也听到了这首诗。
李世民接着又对李恪问道:“恪儿,父皇问你,这首诗果真是你所作,没有假借旁人之手?你为何想到作这首诗呢?”
看来老爹不相信是自己所作啊,也难怪,在李世民眼里,一个小孩子能作出如此豪迈的诗句,实在是匪夷所思。
“回禀父皇,这首诗的确是儿臣所作,昨日儿臣失足落水,今日来到弘文馆,方才得知虞世南吩咐的课业,这首诗的确是儿臣急中生智,作出来的”。
李世民心里想:这小子说的不错,昨天他没来上课,不可能知道虞世南布置的课业。
李恪接着说道:“至于如何想到作这首诗,儿臣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父皇”。
“父皇何以扫平天下,又何以结束隋末乱世,建立我大唐基业?”
“朕跟随太上皇太原起兵,靠着一众手下谋臣猛将,忠心效命,遂取天下。”李世民回答道。
“不错,父皇。但在儿臣看来,我大唐能取天下,靠得是天下民心。民心所向,方能克敌制胜。”
“我大唐能取得天下,除了父皇与皇爷爷英明神武,众位大臣忠心效力之外,靠得是我大唐的每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们默默无闻,却勇于拼杀,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一个太平盛世,能好好的过日子。”
“而每一个士兵,他们都来自于普通百姓之家。在军他们是兵,在野他们是民。父皇善待士卒,爱护百姓,所以天下云集响应。王师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纵观历朝历代,无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底层士兵都是我大唐最坚实的基石。大唐是我李家的,但也是天下人的大唐。”
“说的好,恪儿。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吾儿小小年纪,便能说出如此高论。真是天赐我李家麒麟儿啊。恪儿,你接着说。”
“是,父皇。去年八月,突厥颉利犯边,趁我大唐刚刚立国,劫掠我大唐百姓,父皇亲率二十骑,与颉利在渭水之畔,斩白马以盟誓。突厥人这才退去,此事被父皇引以为耻。更是被我大唐百姓视之为奇耻大辱。”
“身为大唐子民,身为父皇之子,儿臣只恨自己年轻体弱,不能上马击贼。无奈只能困于此地,做一读书郎。故作此诗,以表心意。”说完,李恪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君臣之礼。
李世民是彻底被李恪的这番话打动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和抱负。颇有当年自己的风采。
李世民扶起李恪说道:“吾家有三郎,真是天佑我大唐。吾儿忧心国事,朕已知晓。”
旁边的虞世南也对李世民赞叹道:“殿下少年英才,将来必是我大唐柱石。”
“殿下,刚才所作之诗可曾起名?”虞世南对李恪问道。
“回先生,唤作《从军行》。”
“妙,真是妙。《从军行》正和我大唐尚武之风”。虞世南手捻胡须,连声称妙。
李世民也觉得自己这次是来对了。以前没有发现李恪有如此才能,昨日失足落水之后,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以前在李世民的眼里,李恪只是一个孩子。今天他在弘文馆中的言论,却鞭辟入里,见识深远。
李世民决意好好考一考李恪,跟这个宝贝儿子好好聊一聊。李恪今天的一些话,是李世民自己都未曾想到过的。随即李世民带着李恪前往延英殿。
李恪知道,老爹这是要好好考考自己了。决心在老爹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延英殿,是大唐天子召见大臣,听政议政的地方。李世民带李恪来这里,绝不是简单的考自己诗文,恐怕是要问自己关于国家大事的问题。
刚进延英殿,就看到早有一人在此等候多时。此人与李恪年龄相仿,头戴金冠,身着四爪明黄龙袍。
李恪的记忆告诉自己,这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大哥,当今大唐太子李承乾。看来,太子就是不一样,他能来延英殿来听李世民的教诲,完全就是靠着李世民的宠爱,以及太子的身份。
李承乾也看到了李恪,只是眼神中多了一些不解:“不是说他失足落水,昏迷不醒呢?怎么今日就被父皇带到延英殿来了呢?两人还有说有笑的。杜荷不是说他不会游泳,落水必死吗?”
而李恪看到李承乾眼神飘忽不定,更加确信了落水一事与李承乾有关。
小说《大唐雄魂》试读结束